敲锣打鼓发财的时候,钟馨稼想过祖国吗?没有。他捐了7000万给美国,面对质疑还说出了那句刺耳的话:中国穷,跟我有什么关系?吃着国家红利大发其财,名利到手转身就翻脸,这样的人,结局会有多体面?
钟馨稼是谁?这位“电池大王”曾经是无数中国人眼中的创新英雄。他家世清白,父母靠中医家底让他从小衣食无忧。家里盼着他子承父业,但他从不想安稳过日子。闯荡,折腾,先是玩舞美设计,觉得没劲,又跌回了中医圈。20多岁时,突然转身钻进了电池厂的车间里,干上了搞技术的行当。
说到底,钟馨稼能折腾,也确实能干。他干活的时候比别人多走一步,靠着那股狠劲儿拿下了车间头头的位置。“干一行爱一行”的理想化说法不适合钟馨稼,更像是“哪有钱钻哪去”,不过他倒是真的在电池研究上出了成果。
中国那个年代正好赶上政策转型的大风口,国家在新能源上不遗余力地砸钱投人。钟馨稼认准方向,顶着爆炸风险蛮干,五年后捣鼓出免维护铅酸电池,让国内的电动汽车续航一下从鸡肋升级。成果一出,圈里圈外都知他名字。他没停,带团队又搞出锌电池,各种项目、荣誉、称号接连砸下来,他成了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“电池大王”。
这些年谁在给他铺路?是谁把他公司推上市、搞政策、砸资金?全中国都知道答案。那几年中国官方对新能源汽车的执念简直疯狂,给企业挂靠项目、定向关照,一路开道。钟馨稼能一路高歌猛进,核心不是天降贵人,而是国家政策和产业红利给的路。没有背后国家的推手和市场的支持,他能成吗?
结果是怎样?钟馨稼发了,名利双收。有能力,有胆量,一分钱也不欠别人,对吗?错。他可以有本事,但不能因为挣了钱就忘了底线。公司暴涨后,他眼看国内发展稳定,却转头对美国学校大方出手,捐了整整一千万美元。这边刚赚完国人热钱,还没等大家掌声落定,钟馨稼已开始为美国教育添砖加瓦。中国学校?中国基础研究?他连客气都省了。
有人说,钱是私人财产,企业家有处置的自由。没错。但当有人质疑他的选择时,他一句“中国穷跟我没关系”,像一记耳光甩了出来。这句话实在太刺眼:当初他缺资金缺资源,享受的是全社会支持;风光之后就拍着胸脯说跟国家一毛钱关系都没有,这算哪门子的企业担当?
事实很快证明,事业高峰的人,往后路也能走向深渊。公司高管们一看苗头不对,迅速团结起来给他上了一课。合伙人联手把他踢出公司,钟馨稼急了,上诉维权无果,职位没了,公司没了,名声更是一塌糊涂。钱呢?进了美国的账,自己人财两空,还被巨债缠身。
这不是耸人听闻,是真实的报应。你拿着国家给你的扶持和便利,当祖国需要你还以颜色的时候却翻脸不认人。人心最难测,但历史早就给出过答案:那些当初能一路高歌的企业家,割裂了与国家、社会的联系,最后都只剩下独木难支的惨淡下场。
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前车之鉴?范仲淹身居庙堂,还能不忘家国;李佳琦一番话,却让底层苦力们寒了心。哪怕能力再强,脱离了根本,没有人能抹去当年为他递上橄榄枝的那双手。时代红利是国家推出来的,不是哪个个人凭空创造。一旦忘了来时路,迟早会一头栽下来。
钟馨稼今天落得这步田地,是赤裸裸的警示。“少年强则国强”,这是国人的信条。国家给创新者充电护航,换来的是自主研发、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。但放着最基础的教育和科研项目不帮忙,捞着热钱转手外流,谁会敬你是“民族企业家”?
他曾在美光下享受无数目光,却也在无数质疑中提前落幕。没人会同情他的债务重担,也没人觉得他冤枉。通向成就的每一步,国家都是支持者。忘本的人只在乎当下,国家却记得每个选择。
#致伟大胜利#
配资平台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