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特斯拉的 AI 战略迎来重大转折。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证实,已解散负责 Dojo AI 训练超算的团队,这与他宣布" 2026 年让第二套 Dojo 集群大规模运行"的计划仅过去数周。这场突如其来的调整,暴露了特斯拉在芯片研发与超算布局上的路线之争。
2019 年起,Dojo 超算便被马斯克视为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和类人机器人商业化的核心。特斯拉曾用英伟达 GPU 与自研 D1 芯片打造首套 Dojo 系统,并计划推进由第二代 D2 芯片驱动的" Dojo2 "工厂。然而,随着 D2 芯片研发搁置,整个项目戛然而止。马斯克直言:" Dojo2 已成为技术演进的死胡同",当所有技术路线都指向 AI6 芯片时,分散资源已无意义。
这一决策背后是现实的考量。此前特斯拉同时推进 Dojo 自研芯片与 AI 系列芯片两条路线,导致资源分散。马斯克解释:"没必要扩展两种差异较大的 AI 芯片架构",而 AI5、AI6 芯片在推理与训练能力上的表现已足够优秀,集中精力攻坚一条路线更高效。
从车载到训练的"全能选手"战略收缩后,特斯拉将重心转向由台积电和三星代工的 AI5 与 AI6 芯片。其中,AI5 主攻 FSD= 系统,AI6 则覆盖车载推理、机器人自主能力及大规模 AI 训练场景,堪称"全能选手"。马斯克提出的" Dojo3 方案,正是将大量 AI5、AI6 芯片集成到单一主板,通过集群化部署替代传统超算,既减少网络布线复杂度,又能降低成本。 这种以芯片集群替代专属超算的思路,是对行业传统路径的颠覆。此前特斯拉在纽约布法罗投资 5 亿美元建设的 Dojo 工厂后续安排尚未明确,但可以确定的是,AI6 芯片将成为连接车载终端与云端训练的核心纽带。
此次调整恰逢特斯拉多事之秋,今年特斯拉电动车销量下滑、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遇争议、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品牌争议。在业绩承压的背景下,"降本增效"成为关键词。解散 Dojo 团队、聚焦成熟芯片路线,既是技术路线的优化,也是应对经营压力的必然选择。
尽管马斯克仍试图向投资者灌输"自动化与人工智能是未来"的信念,但市场疑虑未消。从 D1 到 D2 的折戟,再到 AI6 的孤注一掷,特斯拉的芯片战略能否支撑起"完全自动驾驶" 的野心?至少目前,马斯克选择用一场"刮骨疗毒"式的调整,为特斯拉的 AI 之路换道提速。未来,AI6 芯片能否扛起大旗,将决定这场战略急转弯的最终成败。
配资平台下载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